真正的成熟是,不去渴望,亦不去定义成熟,却知道自己一直走在「更成熟」的路上。

# 学习心理学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人更加的健康,就是相信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善的,人的心态是可以提升的。这是所有心理学家付出毕生的精力研究心理学的信念所在。

心理学为了帮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固化人,用僵化的思维去束缚人。真正的心理学大师都不是在玩 MBTI 九型这些东西,而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成长,强调人的成长性。

优秀的人具有充沛的精力,良好的道德丰富的创造力,强烈的自律的精神和道德追求,他们是如何成为这么好的自己的?把这些人的人格特质和成长规律分析出来,然后其它人再去学习,这就是人格的学习。

在骗子和蠢货的观念里,人格是没有成长的可能性,你现在是什么样你这一辈子就什么样。将这种固化的思维传递给对方。这无疑是非常可恶的。

请牢记: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是什么样的人,重要的是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人。

# 成熟而健全的人格

荣格十六型人格不是要把人明确的划分区别,而是引导人们建立更健全的人格。

成熟是从混乱中觉醒,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强。

学生时代一直都是自我认知模糊,容易受外界和周围人干扰,尤其容易改变自己、强迫自己来适应环境。成熟后容易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更能接受本来的自我。

走向成熟的道路或许艰难,但成熟而幸福的人,能够体会到简单的人生模式下无法体会到的人间百味、感悟更多的关于世间的真谛。谁能说这样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呢?

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欲望,了解自己的局限。理解别人,理解别人的欲望,理解别人的局限。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难处。

永远保持热情,永远渴望一切。永不止步,只是不把希望寄托在结果而是过程而已。

人格并无好坏之分。人格与品行无关。

每种性格独特的优势,只有在人格充分发展后才能得以完美发挥。从幼稚走向成熟,由性格原型走向人格全面发展,这都是必然的。

人的心理世界极其复杂,不能知道了一个心理学概念就往所有情况上套,也就是 “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不断学习才是成长的唯一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不可以用测量结果来衡量测量者。应当从测量者中寻求合适的测量结果。切勿本末倒置。

# 自我发展水平阶段

# 小孩子从完全被冲动主导

饿了要吃,不给吃就哭

# 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

# 趋利避害

哪个大人给我糖吃,我就听谁的

# 遵奉阶段

一切遵循社会规范;有绝对化的 “是非对错” 的概念,思维方式刻板、单一。

比如 “我爸妈说的一切都是对的,和他们唱反调的都是坏人”

# 自我觉察期

产生基本的自我觉察,思考也更多元化

仍受到社会规范、父母或同伴的强烈影响,但同时开始反思 Ta 们说的是否一定正确。

# 公正阶段

主动建立起自己的标准、规则,一旦违反会产生罪恶感

开始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希望获得社会认可的成就

# 个人主义期

这一阶段也是由公正阶段向自主阶段的过渡。

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个性,但同时也重视关系,在情感上依赖他人

自己、对他人都开始变得宽容,容许异议、容许似是而非;“我要我觉得,但我也尊重你觉得”

对内在冲突开始有所觉察,但尚没有能力解决。

比如,是独立还是依赖?是追求成就还是接纳当下的自己?

# 自主阶段

不再为道德规则而活,不再一味追求成就,而是走向自我实现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立性,甚至意识到独立本身是有局限的

情感依赖不一定是独立的对立面,在独立的同时,关系让我们更好地支持彼此

认识到内、外在的冲突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能够接纳和应对。

# 整合阶段

自我显现出智慧;对自己和他人具备更广泛的同理心;

与自己的命运达成和解;能够调和内在的冲突,与世间种种 “无解”、“求不得” 和平相处。

# 成熟方法

# 分类

人的心智的成熟过程,可以简单归纳成吸收和调整两大步骤。

吸收:当所发生的事情,符合我们既有的、对世界和自我的理解时,我们感到舒服、顺利。这时这个经历就被吸收到我们既有的认识框架中去了。

调整:但有时,我们的经历会超越我们既往的认识框架,遇到了难以理解的经历。这时人们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体系,从而能够解释新的经历。

# 调整

在调整后,我们的生活再一次变得可以让自己理解。调整看起来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是一个充满挣扎的艰苦的过程。

调整自己原有的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体系、使其能够容纳和解释新的遭遇,是非常困难的。

在调整成功之前,人们往往要沉浸在 “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 的内心痛苦中。

# 原因

人的自我只有在环境不符合他们的预期时,才有成长发展的机会。

某种程度上,只有当负面的生活经历发生时,我们的自我才有进化地更为成熟的机会和可能。

正是这些充满挑战的人生经历,拓宽了我们的世界观、加深了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从而使我们成为更复杂、更成熟、更有能力应对世事变迁的人。

但这种成熟发生的前提,是直面负面的经历、是拥抱不确定、是努力理解和消化痛苦的感受。

如果对负面的经历和感受采取逃避和否认的策略,自我的成熟便不会发生。

# 自我对话

a)这件事为你带来了哪些改变?你获得了哪些新的经验?

b)经历了这件事,你看待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角度有了哪些变化?

c)你是如何应对这件事的?你认为自己应对得怎么样?对于自己的应对你有哪些反思?

d)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

更新于 阅读次数

请我喝[茶]~( ̄▽ ̄)~*

.N1h1l157 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N1h1l157 支付宝

支付宝

.N1h1l157 贝宝

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