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贫穷,就以物遮目,变得如此愚蠢?

# 2-97

透过城市生活的镜面,他似乎更清楚地看见了他已经生活过十几年的村庄,在那个所熟悉的古老的世界里,原来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现在看起来似乎有点平淡无奇了。

他们已经逛过更大的世界了,这条破败的街道时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了。

她不怕这个家穷,她从小就习惯了。

他慢慢懂得,人活着,就得随时准备经受磨难。

孩子们一个个都懂事明理,长得茁茁壮壮的。这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这就是他活着的全部价值。

山依然像他年轻时一样,没高一尺,也没低一尺。可他已经老了,也更无能了。

对于像他们这样各方面都很脆弱的家庭来说,一件小事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混乱,甚至使一切陷于瘫痪。

他不仅要解决问题本身,还要安稳一家人的情绪。家里出了不幸事,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他怎么能辜负亲人们的期望呢?

他没有办法制止这种荒唐的做法。

而且是一个县的领导人,他也不得不做他反感的许多事!

那双忧郁而好看的眼睛,现在即使面对面走过来,也不再那样叫人心儿悸动地看他一眼了。他不仅有肠胃的危机,现在,他精神上也出现了自己的危机。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按照普通人的条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只想。当然,普通不等于庸俗。

她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委屈。她怀着一颗热腾腾的心,扑回村子来,准备交给她心爱的人,结果却连他的面也没有见上。

# 2-98

不管从哪方面看,这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能,也就不可能去想。

温暖而幸福的激流很快就退朝了。他立刻就回到了自己所处的实际生活中。一切简单而又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某种意义上,他们都在接受审判,他接受思想的审判,田福堂接受良心的审判。

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像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

生活的大剪刀是多么的无情,它要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对每一个人的命运进行剪裁。

尽管我们都是些普通人,无法改变我们国家的局面,但我们应该有一双分辨黑的眼睛,有一颗能严肃思考我们国家命运的头脑…… 你能感觉到的问题,任何一个有头脑,有良心的中国人都能感觉到。这不是我们几个人的忧虑,而是全国人民的忧虑。

这些压抑而忧心的岁月啊。

锁链可以锁住门窗,锁住手脚,但人心是锁不住的。

一旦这热烈的向往落空,又很难从因此而造成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她除过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又没有远大的事业上的追求来弥补感情上的损失。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她的思想,气质,感情,优点和缺点,都是属于普通人的。

她在前方的战壕里拼命抵抗,但她为之而战的后方却自己烧成了一片火海。

当国家出现不幸的时候,个人的不幸马上就会自己退到次要的位置。

不过,目前这种批判性的意见只在心里而不会表现在嘴上,更不会表现在行动上。

她开始动摇了,她的力量使她无法支撑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当然,除过客观的压力之外,她主观上的素养本来也不够深厚。是的,她现在还不能从更高意义上来理解自身和社会,尽管她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懂事,甚至也有较鲜明的个性。但并不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广阔的眼界。因此,最终她还是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她的所有局限性就导致她做出了违背自己心愿的决定。

# 2-99

她想亲近的人远离了她,而她竭力想远离的人终于没有能摆脱。这类生活悲剧的演出,不能简单归结为一个人的命运,而常常是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所造成的。

牺牲自己而全力支撑这个穷家,这是他多年来的一贯信念,已经成了他的生活哲学。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没有从无数艰难和困苦之中垮下来,甚至因而感到自己活得还有点意思。

他从此以后,就要开始这样生活:他每天要看的是家里的泪水、疾病,饥饿和愁眉苦脸。他将没有住处,在家里喝两碗稀汤饭后,继续到金家湾那边找地方睡。

把黑夜留给鬼魅吧,白天应该是属于人的。

生活像磨盘一样沉重的压在这个壮汉的胸口上,使他连气也喘不过来。

他归根结底是农民的儿子,深知自己在这个天地里所处的地位。

# 3-27

他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但他也没有能力拒挡这个潮流。

一茬又一茬的男人就是这样不知不觉的走上了严峻的生活舞台。

回忆过去的相识,谈着眼下的生活,涉及着未来的光景……

兄妹俩蹲在这个敞口子的土窑里,有滋有味的吃他们的晚饭。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想到,在这样一些地方所过的那种艰辛生活呢?

如今,生活使他们天各一方:但不论怎样,他依然感谢润叶,她给他那像土块一样平凡的一生留下了太阳般光辉的一页。他只能默默给她庄稼人的祝福。

# 3-28

因为贫穷,就以物遮目,变得如此愚蠢?

生活就是这样,大分大合,这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人类正是从这样的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发展的。

不幸的是,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一个有文化有知识而爱思考的人,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精神生活,那痛苦是无法言语的。

一切都将无比艰难,他赤手空拳,无异于一丛飘蓬。

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的去战胜苦难……

他甚至没有考虑他为什么要忍受如此的痛苦,他认为这就是他的生活。

这家就是个无底洞,把咱们这两个的骨头填进去,也填不了个底子。

最大的好处就是,大街上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关心谁。他衣衫行装虽然破烂不堪,但照样可以在这个世界里自由行走,别人连笑话你的兴趣都没有。

生活带来了繁荣,可是把原有的秩序给打破了。

她将会变成自己记忆里的一个人,而在现实中他们不可能在见面。

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我的情况,我也不愿让他们知道。这不是因为虚荣,而是不愿意遭受虚荣者的嘲笑;我想默默地宁静的走自己的路。

他们没法直接参与到目前社会发展的主流当中,而他们又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因此,他们往往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他们顾不得高谈论阔或愤世嫉俗的忧患人类的命运。

他们首先得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不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们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

是的,她和他尽管社会地位和生活处境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 这种关系只有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或许他们各自都有对方需要改造的地方、改造别人就是对自己本身的改造。

# 3-29

可以用理想的标准要求人,但拿他来估计人是不行的。

世界上有些人因为忙而感到生活的沉重,也有些人因为闲而活得很压抑。

只有他自己才能体验到这件事的残酷性,他也并不指望别人能够理解他。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跑到这里来了,就好像他在这地方丢失了什么贵重的东西,尽管毫无指望再拾回来,但仍然还要反复寻找。

他从没有想过要改变他的生活方式,浪荡的品质似乎都渗进了他的血液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 — 甚至可能一生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

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的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钱是好东西,它能使人不再心慌,并且叫人产生自信心。

他提起那卷破烂行李,迈着两条无力的腿,向那个熟悉的地方走去。

作家对当时的生活做出了不准确的认识和结论,就连他所描写的生活也失去了价值。

他没有体验过饥饿是什么滋味,也不知道一个人穿着破烂衣服站在同学们中间,自尊心会遭受折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由性格本身所致。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总不枉在这世上活了一场人。

落魄的人只要和朋友待在一块,心里就会踏实下来。

她说什么我听不懂,我说什么她也听不懂,互相急的用手比划。但两个人都知道对方说什么。她扑在了我的怀里;我紧紧的抱住了她。那时世界上一切都不存在了。但实际上,什么都存在着。

# 3-30

她最怕过一种安宁日子,把自己的精神囿于痛苦的内心世界。

她似乎习惯了这种处境,最少在生人看来,她的一切都是正常的。

伤口仍然存在,疼痛就不可排解。她的生活实际上还是全都笼罩在这件事的阴影中。

在她二十八年短短的生命历程中,他是她全部幸福和不幸的根源。

可怕的是,公众舆论、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传统的道德伦理理念,像千万条绳索在束缚着她的手脚 – 解除这些绳索就不那么简单了。更可悲的是,所有绳索之外,也许最难挣脱的是她自己那条精神上的绳索。

如果我们是善良的,我们就会普遍同情所有人的不幸和苦难。

青年人是更具有可塑性的,他们随时都发生变化,甚至让我们都认不出他的面目来。

从此以后,她就堕入了一片黑暗之中。过去的一切都成了一场梦。她不抱怨任何人,只抱怨她自己。她亲手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毁灭了。

这些东西像是腐蚀剂,必然带来眼界狭窄,自制力减弱、奋斗精神衰退等等弊端。

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

他还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的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

既然这样决定了,就应该毫不畏惧的投入这种生活。

对他们来说,忘却一切并不可怕,记着一切倒挺可怕的。

因为你痛苦,就说明你对生活还抱有希望!可如今的希望是绝望的痛苦;绝望的痛苦甚至使人不再痛苦 — 既然生活没有了希望,还有什么必要再痛苦呢?如果痛苦不能改变生存,还不如平静地将自己毁灭。一切都毁灭了,只有生命还在苟延残喘。这样的生命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死被暂时忘记了,活人的痛苦又尖锐的主宰了他的意识。

甚至在我们生命的结束之前,也许还不会看到这个社会的完全成熟。

# 3-31

哪怕他今生一世暗淡无光,可他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仍然还有值得骄傲和怀念的东西啊。而不至于像一些可怜的乡下人,老了的时候,坐在冬日里冰凉的土坑上,可以回忆和夸耀的仅仅是自己年轻时的饭量和力气。

生活包括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

人处在幸福与不幸交织的矛盾中,反而使内心有一种更为深刻的痛苦。看来近在眼前的幸福而实际上又远得相当渺茫。放不得抓不住,一腔难言的滋味。有时候还不如活在纯粹的清苦与孤独之中。

# 3-60

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 — 你感受到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一点了。

山还是原来的山,人还是原来的人,东拉河依旧唱着它不倦的歌谣淌过这个平凡的村庄。

当年在这里命丧黄泉的金辉武,坟头早已被青草覆盖,而人间地生活却照样在这里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他那心酸的生活史使他时刻保持着对普通人的痛苦的敏感而入微的体会。

虽然这是和平而正当的征服,但这是一种比战争还严酷的征服;被征服者丧失的不仅是财产,而且还有精神的被占领。

# 3-61

他知道,外面的人很少了解这个世界的情况。他们更瞧不起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

悲剧,其开头往往是喜剧。这喜剧在发展,剧中人喜形于色;沉湎于绚丽的梦幻中。可是突然……

他颓然坐在潮湿的地上,嘴里发出轻轻的呻吟。黑暗无声无息。此刻,他就像身处另外一个无生命的世界,永远再不能返回人间。

有些人的某些行为也许永远无法使别人理解 – 甚至连他本人也理解不了。

只有毒辣辣的太阳和滚烫烫的石碾盘,才能使他冰凉干瘦的身体得到某种抚慰。

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这里,成为了生活中一名无足轻重的 “观众”。

当一个人集中凝视自己的不幸时,他就很难想象别人的苦难。

既然你生来就要无尽的受苦受难,你为什么要相信那偶然一瞬间出现在你眼前的光辉呢?永远不要再抱有什么幻想,命运就决定你该如此生活。

她日复一日开始了她那麻木不仁的生活。没有笑容,也不哭泣。没有过去,也无未来。天明时,她去干活;天黑时,她就睡觉。所谓明天,也无非是和今天同样的一天。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不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甚高的一群人。

这是一个奇特的生存部落。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卑俗,新的与旧的,全都混杂并存,交织在一起。

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狂涛巨浪所淹没…… 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

不久青草就会埋住他的坟头,这个普通人的名字也会在人们的记忆里消失。

既然命运使他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她就得再挣扎着活着。

他不知道,当他涉足于那地方的时候,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任何时候,处在失败者的位置上,就得忍受屈辱。

只有繁重的体力劳动,才使精神上的痛苦变为某种麻木,以至使思维局限在机械性的活动中!他真没有勇气去面对残破不堪的现实。

# 3-62

刹那间,一切都想肥皂泡幻灭了。他以前所相信的一切都变得迷离混沌、精神上所有的支柱都开始摇摇欲坠。因为理想太光辉,一旦破灭,绝望就太深。

人本身就是自私的,可我却真诚的相信人,真是咎由自取。

人生,就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没有永恒的幸福。

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原来只有一步之遥。

事情看起来是偶然发生的,可实际上也是必然的。不幸的种子一开始就隐藏在我们之间,只不过我们起初没有看见罢了。

有时候,现实生活中某些引起社会强烈震动的突发性事件,往往是由历史所发出的回声。

过去、现在、未来,生命中的全部痛苦都凝聚在了这一瞬间。人生最宝贵的一切就这样早早的结束了吗?

一切都结束了。他告别的是人生整整一个段落。青春之花,永远的凋谢在了这片草原上。这是壮丽的凋谢。他失去的,也正是他收获的。

有时候,往往一个极偶然的因素,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不管盲目还是失败,只要敢出征的将士,就应该受到敬重。

赚钱既是目的,也是充实我们生活的一种途径。归根结底,最值钱的是让我们活得有意义。

生活的大轮前行,时间在无声的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