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气,是因为我向她许诺的生活是一回事,给她的,又是另一回事。
# 3-68
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的只是他的尊严,也就是人类共有的尊严,也就是生存的意义。
别因为你要死了才会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些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
他只是自始至终为自己所追寻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而认真地活着而已。
既然忠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也就没什么好害怕的了,只要义无反顾地往前走就好。何况生命本就充满变化,每个人生命的意义也时刻都在发生变化。
她生气,是因为我向她许诺的生活是一回事,给她的,又是另一回事。
那本让我和周围一派生机勃勃分离开来的死亡之书,变成了我自己行就将暮的身体。
“医生马上就到”。于是乎,我想象中的未来,就要实现的未来,那么多年奋斗即将迎来的人生巅峰,都随这句话消失了。
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我非常认真地想要探究,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
生命是否有意义,某种程度上要看我们建立的关系的深度。就是人类的关联性加强了生命的意义。但这个过程存在于大脑和身体里,也受生理原因的驱使,可能被打败,可能会失败。
# 3-69
从道德的角度来讲,比起行动,思考是微不足道的。
有一天我们诞生,有一天我们死去,同样的一天,同样的一秒钟…… 他们让新的生命诞生在坟墓上,光明只闪现了一刹那,跟着又是黑夜。
熵总是在增大的,生命是无常的。疾病,就是分子的顺序打乱了;生命的基本要求是新陈代谢,而死亡,就是新陈代谢的终止。
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直视我的眼睛。
沉浸于空洞的形式主义,只会生搬硬套,完全忽略更大程度上的人性意义。
全身贯注的工作让时针失去了意义,随便怎么走都行。
我开始意识到,如此接近自己的死亡,好像什么都没改变,又好像一切都改变了。我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但不知是哪一天。
如果死亡的沉重感不会减轻一丝一毫,那么至少能不能变得更习以为常一些呢。
面对自己的死亡,我在挣扎,是重建旧生活,还是去寻找新生活。
不管我走到哪里,死亡的阴影都会模糊任何行动的意义。我还记得那豁然开朗的那一刻,压倒一切的不安终于消散,似乎不可逾越的惶恐之海里终于显现出前进之路。
我下了床,向前一步,一遍遍重复着完整的句子 “我无法前行,我仍然前行”。
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我仍然还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
死亡也许只是一生一次的短暂事件,但与绝症共存则是个长期的过程。
把科学作为形而上学的最终裁判标准,不仅否定了上帝在这世界上的存在,还同时否定了爱、恨与意义。如果上帝在科学中无立足之地,那么人生的意义在科学中也无法容身。
无神论:古老的圣言已经灰飞烟灭,人类终于知道,自己是这冷酷无情的广阔宇宙中孤独的存在,而自己在这宇宙的诞生,也是偶然的。
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善的概念,但不是时时刻刻都做得到。
# 3-70
朝着终极真理挣扎向前,但发现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者说,有可能找到正确答案,但证实这个答案,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每个人最终能看到的,都只不过是生命的局部。没有什么人能够包揽人类所有的认知。认知产生于我们所创造的,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之中,永远不可能完整全面。
我所在的世界已然不同,这是个更古老的世界,人类的行动在超人类的力量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个世界比起莎士比亚的作品更悲剧。
一天天过得千篇一律,时间似乎也静止了。对于现在的我,与其说时间是时钟的滴答作响,不如说是一种生存的状态。
而现在,每天的一分一秒都变得毫无意义,每一天整体来看也好不到哪去。现在的我,完全看不到 5 年后的我在做什么。也许已经去世,也许没有。花时间去思考未来似乎没有什么用处,只要想象午饭吃什么就好了。
大多数的梦想和抱负,要么被实现,要么被抛弃。无论如何,都属于过去。而我的未来已经不是一架天梯,通往逐步升高的人生目标,而是一路平坦,铺陈为永恒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