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渊,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所在。
# 2-126
如今,社会上低俗文化,利己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泛滥,社会道德沦丧,人们的精神信仰迷失了。信仰的确能使人们真正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使人生充满意义,使生命获得一种强大的生命力量,使灵魂获得一种永恒的寄托和无限的慰藉。
没有信仰的人,只能醉生梦死,尸位素餐,得过且过。没有信仰的民族,只能是个人至上,金钱至上,利益至上,没有光明和前途。
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
在一个普遍腐败的时代,腐败是腐败者的毒药,信仰却是信仰者的解毒剂。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每个人心底深藏的高贵信仰。
# 2-127
战争的暴力最多可以毁掉一个人,但是,信仰的缺失却往往可以毁掉一个民族。倘若缺乏理想和信仰,或者理想和信仰出了问题,轻则个人失去人生的目标,一生碌碌无为,重则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面临毁灭的危险。
什么共产主义,这都是哄哄老百姓的空话。
精神危机最严重的形态是信仰危机,即丧失了指导整个人生的根本信仰,一向被赋予最高价值的东西丧失了价值,人生失去了总体的意义和目标。用尼采的话说,就是虚无主义。
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太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难觅理想主义者,又实在太堕落了。
在信仰缺失的年代,人们的精神无处寄托,疲劳或受伤的心灵得不到慰藉,就只好迷失在了饱暖思淫欲的空虚里。
真正的信仰,能够提供给人们所追求的价值或意义以终极支撑,而人们的良知则更需要在信仰的土壤里植根与生长;而信仰的缺失或私人信仰横生,则会导致道德体系丧失最终的合法性基础,使人们在本质上向动物学沉沦。
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总是要有信仰的,或者是某种宗教的信仰,或者是某种学说的信仰,再或者是某种主义的信仰。
单一的拜权、拜金、利己倾向,将会使整个社会陷入信仰真空和人人自危的恶性深渊。深入去思考问题的本质时就会发现,价值观的错乱,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沦丧,已经从根本上危及中华民族的未来前景了。
欲望是生命的象征,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满足后又会感到无聊,人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摇摆。
人是欲望性的动物,最怕失落,最怕得不到。
走入官场,名和利就会伴随着你。两根线系在一起,打成一个结,这一直是从政之人的一个心结。
凡事都验以市场思维,人们富足后可能会牺牲更宝贵的东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2-128
宗教信仰虽然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但他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具有一系列理论经典,宗教仪式、规章制度等存在形式。在宗教中找到生命的本源和人生的价值,从而不会因为陷入无助的绝望而丧失生活的勇气。
科学与宗教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在每一个善于思索的人的心目中,它们是相互补充的。
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
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总是不能完全认识客观世界。因此,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就是人们信仰宗教的客观根源。
科学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回答人们的生存价值和人生意义等问题。
宗教信仰是非功利的,信仰情感的表达不能通过金钱来衡量。
每个人总不免有所迷恋,每个人总不免犯些错误,不过在进退失据,周围的一切开始动摇的时候,信仰就能拯救一个人。
宗教信仰能通过对宗教神圣价值的推崇,以及对世俗价值的贬仰和宗教性忏悔等方式,对人们的不平衡心理进行调节和治疗,使人们的不平衡心理趋于平衡。
现实生活中,弄虚作假,麻木不仁、见死不救,漠视人性,贪污腐败屡见不鲜。我们的泱泱大国竟然在现代社会丧失了一个自己统一的民族思想和信仰!其实,这就是我国当今社会一切丑恶现象滋生和蔓延的最大祸源。
多数人在追逐物质和精神利益的过程中,逐渐忽略了对精神和信仰的追求,迷失了自己的信仰,找不到一个能让自己超脱的精神支柱。现在,多数人做的事情都有功利色彩。
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教育大纲的硬性规定,使教育工作者在解读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公式化。既僵化了教育工作者的思维,也扼杀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
在强烈的追求欲,贪图欲,享乐欲望面前,人性在倒退,道德在滑坡,民族精神在淡化,大众信仰在消失。
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
# 3-3
全世界日益世俗化,日益脱离其信仰根基与道德根基的道德危机,信仰危机,人心危机,乃止人生观颠覆。
所谓秘密本身就是孕育诈骗的温床。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就是精神信仰。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拜金,实用,利己主义盛行。各种矛盾凸显。
要探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目的或意义,从客观的观点来看,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他猪栏思想。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 — 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金钱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手段,而直接就是目的本身,金钱就是他的上帝,是他人生的最高信仰。对金钱的过度崇拜,形成了信仰和道德的真空,金钱也就顺理成章的填补了其心理和精神上的真空,成为了他追求的唯一的人生目标。
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
就司法人员的基本要求而言,最需要的不是职务有多高,学问有多深,头衔有多少,资格证书有多么权威,而是对司法的尊重和信仰。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和所鼓舞的人,永远不能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我们的教育只是一味的强调培养人才,而往往忽视或缺乏对 “人” 的培养。我国浮躁的教育信仰,教育体制积弊甚深,人们浮躁、游离理性的教育信仰。社会上流传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潮。
信仰未必一定要像宗教那样天天祈祷,只要有所敬畏,有所坚持,就是信仰。
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世世代代的穷。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授,老师都开始沦落、腐败了,他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会是怎么样呢?他们是否能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无论何时何地,也不管行使权力的主体是谁,只要权力不受制约,就必然会产生腐败,这是一条铁律。无论何种腐败,从本质上讲,都是腐败者利用公共权力谋求个人私利的行为。很多教育腐败者,政治官员者,除了金钱权力,再无信仰而言。
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这次能得到教师应有的尊重,体面的离开,只希望自己走了以后孩子还能有人教。
# 3-5
大学生集体性缺乏稳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观、价值观游离不断的精神混乱下,受到全社会畸形的教育观,成功观的强烈刺激和影响,他们变得日益浮躁或者急躁,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日益递增。很多人的生命价值观开始偏离轨道,最终导致了极端行为。
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下,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他们的思想渐渐成为了荒原,他们肆意挥霍青春和金钱,在风花雪月里无病呻吟,在论坛里争论庸俗、无聊的话题。精神信仰的迷失和价值观念的困惑,必定导致他们失去生活的目标,看不清前进的方向。长此以往,最终受害的将是整个民族。
当代大学九宗罪:追求档次,堕落榜款,玩物丧志,寄生依赖,理性的侏儒、政治的冷漠与投机、学术精神的失落、道德素质低下,生理与心理缺憾。
我们的信仰教育往往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 精神的痛苦,意义的失落,价值的迷茫,灵魂的虚无,以及生活中的无根感、疏离感、漂泊感。在这种没有信仰导航和意义支持的生命旅途之中,他们就像风中之烛摇曳不定。
一些人为了救助他人的生命,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本身并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他们在那一瞬间对救助生命的直觉和果断采取的行为,就是对自身生命的最好诠释,就是对自己信仰追求的最好表白。
多少年来,大学一直是青年人的梦想。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在学校时他们都会给自己描绘一幅壮丽的蓝图。不曾想,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个神秘的殿堂开始悄悄变了样,这幅壮丽的蓝图在现实的就业面前消失了。
莘莘学子继往开来,有人选择像左走,有人选择向右走,左边的是坎坷而跌宕的现实,右边是漫长而崎岖理想。越临近毕业,那些离自己的蓝图越来越远的毕业生就越来越多,而那些不愿放弃理想而选择现实的人则选择了逃避–考研。
# 3-6
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及时建立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的支柱,在现实的土壤上构筑自己理想的大厦。如果考研或就业的选择,不是建立在清晰明了的职业规划和正确的人生观念基础之上,而仅仅是出于一种虚荣的心理盲目追求高学历,或者仅仅是为了逃避现实缓解就业压力,那么即便读研后也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在学术复杂,学术繁荣的大潮中,一些人为了博取个人的名利和地位,不惜抛开学术良知,使抄袭、剽窃、造假等腐败现象暗流涌动,甚至一些知名教授,著名 人士也混迹于伪科学之中。
一个没有同情心,缺乏爱心,人和人之间冷漠的社会,一个没有温暖的社会,是一个没有未来的社会。诚信的丧失,价值取向的物质化,交往的功利化,传统文化的丧失,人文情怀的泯灭,拜金主义的盛行,腐败滋生。
道德原则是社会的和整体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人们反对邪恶、反对无序,反对自己敌人的一个部分。
任何堕落个体的联合都不能形成一个伟大的民族。这样的民族看起来是高度文明,但是,只要一面对逆境,立即就会四分五裂。
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更没有意义和价值。他们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情感意识淡薄。他们的生存状态是麻木的。
相信爱情,也许会让人失望,但信仰爱情,会令人瞬间生出希望。只要心中有所爱,人们宁可独守千年的孤独,怀揣着爱的诺言去守候,也不愿面对如织的人海,找不到那个可以爱的人。
在这个感情速食,爱情泛滥的年代里,也许很多人早已不相信爱情。很多时候,我们都为自己轻佻的感情和出位的行为寻找各式各样的借口,把一切不忠的行为都归罪于社会的环境和外界的诱惑。其实,真正的爱情是一种信仰,只有虔诚的教徒才能真正拥有。因为,信仰的实现,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一个只求索取而不知回报的人,一个只知道享受爱的欢乐但不能共担风雨的人,也不配得到真正的爱情。
# 3-7
爱情还是爱情。没有了它,生活不像生活,灵魂无处依托,身似行尸走肉,心灵流离失所。
婚姻是一切文明的开端,也是一切文明的顶峰。它使原始的粗野变得温良醇厚。最有教养的人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来表现他们的温良醇厚。婚姻必须是牢不可破的。它带来如此多的幸福,任何个别的不幸相比之下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似乎婚姻成了坟墓的一种必然,不成坟墓倒是令人奇怪的事情。那些没有迈进婚姻门槛的人们还拍自己的爱情死去,而那些已经身处围墙之内的人们又以此为借口,为自己的问题设定一个理由。相信爱情与婚姻的本来面目是美好的而不是丑陋的,相信它是一个温暖的小巢而不是空坟。
婚姻是爱情的信仰,爱情只是婚姻的一个狂热的宗教仪式。没有信仰的宗教仪式只是一次平常的作秀,不指向婚姻的爱情只是一次寻常的条件反射。婚姻不仅仅包括爱情这种仪式,还有责任、义务和信仰的忠诚。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寓于两个身体,两灵魂只有一个思想,两颗心的跳动是一致的。
我们总是把友情加上这样那样的负荷,而使友情变了色彩的味道,抑或是把友情作伪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把朋友作为自己向上爬的垫脚石。
爱一切值得爱的事物。哪怕活的孤独,活的卑微,活的艰辛、苍茫。
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渊,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所在。